为什么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大多混得比较差?【转载】
前两天因为同学结婚刚回了趟老家,发现在三四线城市的同学们个个香车娇妻,二胎绕膝,整天烧烤pretend B。在回北京的高铁上,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我互联网运营狗月薪20k+
同学基层体制人员(实习)2k+
同学全款两套房子,开40万的奥迪A4
我银行80万贷款,车?对不起,想学驾照都要刷信用卡
同学们对吃的如数家珍,但从北京回去的我只能说出烤冷面是酸甜还是酸甜辣
对于这种状况,我很想说那句话无奈的话:我一生没少努力,为何会这样?
………………………………………………………………………………………………
其实对于题主这个问题,大家都自有答案。说出来大家诉诉苦然后继续撸起袖子就行了。
家庭环境
农村出来的大学生,背后都有一个沉重的家庭。
本人虽然个人比同学多一些,但是,我爸妈农民,年轻时干农活不要命,留下很多毛病,岁数大了就体现出来了,而且他们普遍没有正式工作,岁数再大些根本很难挣钱。他们打点卖力气的零工够自己零花就不错了,积蓄不存在的,之前的钱早供上学的你花完了。
本人刚毕业那年,妈妈病了做手术,花了一万多,不多哈,但是本人刚毕业,工资4500,房租2000,用信用卡交的房租。没过一年,老爸被割伤了手,又是一万多。他们没有五险一金这种东西。实花没有销。
同学爸妈都是体制内,稳定收入,稳定医疗,而且身体注重保养较好,无后顾之忧。房子车子都可以给置办好。
总之,我这边是一个人挣钱,一家子花,同学是一家子挣钱花在一个人身上。
心态境遇
还有一个就是心态。越是同学那种无忧无虑,他的为人处世与眼界越开阔,有试错的筹码,所以机会就越多。
农村出来的都是小心翼翼,一个错误就一败涂地,万劫不复,很害怕输光离开牌桌。
再加上农村出来的人很容易产生凤凰男心态,也就是前边知友说的“尽孝”心态,很容易在还没有能力时过早承担整个家庭的难承之重。
中国社会到底还是一个以“家”为组织单元的社会,别人的整体资源好太多,鲜有一个人的成功。
很多同学在三四线城市考了铁饭碗,赢得了工作、声名和岁月静好。但我没有,不是我考不上,而是我知道,即便我考上了,也过不上那种生活,只会更加狼狈。因为我们的配套资源是真的不一样。
农村出来的孩子世界观都在不断崩塌
本人是河北华北平原南部的农村,费劲巴拉考了个南方非知名211,河北没有好大学(勿喷),所以考外省重点分格外高。对于小学初中老师上完课就去下地干活的师资力量,我表示尽力了。
本人不到30岁人生观发生过三次崩塌。第一次是从乡镇到市中读书时,小初大家都是村里的,家庭状况差距不大,基本上也就是谁家过得好能穿上特步和有小霸王的区别,没啥大的仇恨可拉,况且随便学习一下就是全乡前几,实在优越感。到了市区,才发现原来大家幼儿园就学英语了,我那英语读完,班里全体同学都紧锁其难以名状的额头齐刷刷看着我。估计没有一个单词发音正确,托河北高考不考口语的福,谢出题老师不杀之恩。
当然除了学习上的差距还有就是行为举止方方面面受到嘲讽,还好本人成绩可以,来自成绩的虚荣感对冲掉了来自四面八方的鄙视。记住,以成绩好对冲与别人的差距,这一错误认知直到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才明白是多么可笑。那是另一次世界观的崩塌。
第二次世界观的坍塌是在大学,非知名211大学却是一个非常知名的小布尔乔亚风的大学,在苏南富裕的地方,同学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多金家庭。那个时候在想,到底我生活过的地方是代表了绝大多数人的生活还是这个大学给我的感觉是。嗯,才发现我真的一无是处。
第三次就是毕业喽,本以为做过优秀学生拿过奖学金当过学生干部,绩点3.5以上,毕业以后找工作就鲜花满地、美酒盈樽,不出两三年就可以衣锦还乡,回报乡梓。太年轻,毕业后你曾笃定的押注的成绩是整个市场竞争中最无聊的筹码。所以到头来你会发现反而是那些并不如你费力学习的人成为了你理想中的模样。
……………………………………………………………………………………………………
说多了容易负面情绪,但是但是,每个人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他人都是一厢情愿的,重要的是自己一步比一步好……毕竟,牌都发完了,你现在走,注都是别人的。
况且,生活总是会来些小确幸的,好好补刀发育,高地也许能上。
要正能量鸭
…………………………………………………………
感觉一波校友团即将来袭,声明一下,本人世界观坍塌于斯,但也重建于斯,尽管它没有(任何学校也不能)让所有人赢得人生,但我交到了人生中所必须的属于同学、朋友、老师的那一部分,并且他们都远超职责地胜任了那些角色。我爱母校。
作者:霸凌小草来泄愤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7341371/answer/50853613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